(本网讯)金秋九月,求职季启。9月25日,我校2026届本科毕业生秋季大型校园招聘会(综合类)圆满举行。这场承载着毕业生职业梦想的招聘会,不仅是学校统筹部署、各学院与部门协同发力“全员促就业”的生动缩影,更以丰富的岗位资源、贴心的服务举措,彰显了学校就业工作“保民生、有温度、有热情”的鲜明底色。
作为2026届毕业生秋季求职的“重头戏”,本次综合类招聘会收获满满:逾220家用人单位带着诚意而来,覆盖制造业、信息技术、金融服务、教育科研等多个毕业生关注度高的领域,累计释放就业岗位超9000个,岗位数量与专业匹配度均实现高质量保障。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校党委书记侯成义,校长姚尧,校党委副书记马福深入招聘现场,分别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夏理工学院、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围绕企业招聘需求情况进行交谈。各学院书记、副书记也到招聘现场,指导学生参加应聘。

在学校顶层设计与统筹部署下,构建起 “学校+学院+职能部门”的三级就业工作体系,同步打造“大中型招聘+专场宣讲+组团校招”的多元化就业服务模式,形成上下贯通,内外协同的就业服务新格局。
自秋季招聘工作启动以来,学校先后组织了4场大中型综合类校园招聘活动,联动各地市人社部门及中国兵器集团等重点单位开展8场中小型组团校招,同时协助70余场企业进校专场宣讲会落地。截至目前,本学期进校用人单位总数已突破800家,共为2026届毕业生提供岗位约28000个,用“岗位红利”为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切实筑牢民生就业“稳定器”。
“就业服务要走到学生心坎里,让每一位毕业生都能感受到学校的关怀。”招聘会现场,学校精心打造的“就业加油站”服务专区前人头攒动,为学生提供简历门诊、面试指导、公考指导、征兵咨询、签约指导、政策宣传等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就业指导老师为学生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指导——从简历修改的细节打磨,到面试礼仪的现场示范;从签约手续的注意事项,到就业政策的精准答疑,全方位解决毕业生求职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更贴心的是,学校专门搭建“‘衣’职为你,面试无忧”职业形象加油站,提供职业装免费借用服务,让暂时有需求的毕业生无需为着装发愁,以整洁得体的形象自信迎接面试。这些“想在前、做在前”的服务举措,让就业工作的“温度”直抵学生心底。
就业不仅要“有岗位”,更要“能胜任”。为帮助2026届毕业生提前夯实求职技能,学校以“助梦远航”就业能力提升工程为抓手,在领导统筹、各学院具体落实下,坚持“就业指导前置化”理念,将能力培养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今年5月,提前针对2026届毕业生开展“破‘简’成蝶,决胜千‘历’”简历大赛,以赛促学推动学生优化求职“第一块敲门砖”;6月,各学院通过问卷调研、班会座谈等形式,深入了解学生就业意向、薪资预期、职业规划等需求,为后续服务精准“画像”;7—8月暑期期间,学校依托线上学习平台,推送求职技巧课程、行业发展报告、企业招聘信息等学习资源,实现“假期求职准备不打烊”;9月以来,结合秋季招聘节奏,各学院陆续开展简历优化工作坊、模拟面试大赛、行业分享会等“实战”培训,由专业老师与企业HR共同指导,帮助学生补齐技能短板、提升求职竞争力。
从校领导班子的高位推动,到各学院的精准服务;从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到全体教职工的用心参与,我校正以“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就业工作格局,将“促就业”的责任扛在肩上,把“暖民心”的服务落到实处。下一步,学校将继续紧跟就业市场动态,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岗位资源,持续优化就业指导服务,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举措,助力2026届毕业生顺利找到心仪岗位,实现职业理想,为稳就业、保民生贡献“西工力量”。
文:张文鹏 图:杨笑 张萌 审核:卢丽萍 编辑: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