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要闻 INDEX

当前位置: 首页 > 西工要闻 > 正文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陕西赛区省级复赛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启动仪式在我校成功举行

来源:本科生院(教务处) 发布时间:2025-05-23 点击:

(本网讯)5月23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陕西赛区省级复赛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启动仪式在西安工业大学举行。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何玉麒出席活动并讲话。

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主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卢秉恒,西安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姚尧,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王文莉,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科强,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高强,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杨芳,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张强,陕西省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倪莉芸等出席活动。来自全省百余所高校的近600人参加了启动仪式,3.1万余人在线观看。

启动会上,全体与会人员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和给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的回信。

何玉麒指出,“红旅”活动2017年由陕西发端走向全国,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回信勉励,让全国高校师生备受鼓舞。8年来,全省高校3.8万支团队、20万名大学生踏上宏伟征程,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天地中展现青春风采,在乡村振兴、科技报国、国际合作的实践中诞生了如“小满粮仓”“健居高原”“铝创奇迹”“智雾科技”等一批优秀项目,用行动诠释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初心,让敢闯会创成为科技自立自强的青春引擎。

何玉麒强调,陕西青年学生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聚力推动我省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一要打造“有灵魂”的创新教育,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大思政课”建设,将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为载体,培养既有家国情怀、又有全球视野的新时代创新人才。二要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攻关,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四个面向”,发挥西安“双中心”战略优势,积极融入“秦创原”建设,用好创新港学院,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三要构建“有活力”的生态体系,聚焦成果转化效能,打通“创意—作品—产品—商品”链条,完善“校企协同、产教融合”机制,让更多“黑科技”从校园走向市场,让更多技能人才在平凡岗位上绽放光彩。

姚尧在致辞中表示,承办此次大赛是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契机,学校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重点推进特种加工、光学设备、固态储氢等前沿技术产业化,通过“师生共创”模式搭建校企对接平台,不断完善“创意-作品-产品”培育链,帮助青年学子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成长,让更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王文莉与刘科强也分别致辞,表达了对青年学子创新创业的坚定支持。

杨芳解读了参赛要求和参赛规则,陕西省教育厅高教处杨才兴介绍了大赛陕西赛区整体安排。

卢秉恒做了题为《3D打印驱动创新创业》的专家公开课,为青年学子指明了科技创新的方向。

高强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活动小分队授旗。

与会领导共同启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陕西赛区省级复赛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学生团队分享了科技强国、科技兴农和科技惠民的实践案例,展现了新时代三秦学子的责任担当。西安工业大学学生代表表演的舞台剧《把一切献给党》、青春献词《以青春之名 赴时代之约》以及舞蹈《舞动的青春》,用歌声和舞蹈传递奋进力量。

启动仪式后,与会人员参观了西安工业大学兵器馆,开展了研学活动。活动同期举办了“赋能育才·实战强基”主题培训会,为参赛团队提供赛前指导。

本次活动是我省首次实现省级复赛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深度融合,标志着青年创新创业实践与红色精神传承迈向更高层次的协同发展。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重要回信和给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实践平台,推动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以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赋能教育强省建设。

文:李静 刘叶 张岩波  图:杨笑 张萌 毛逸彬  审核:郭永春  编辑: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