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7月17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陕西赛区冠军争夺赛暨颁奖典礼在我校未央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何玉麒出席活动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姚尧出席活动并致辞。
教育部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张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王文莉,西北工业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大赛监委主任万小朋,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闫莉,部分高校负责人、陕西省教育厅有关部(处)室负责人、省级决赛评委代表、师生代表和企业嘉宾现场参加活动,8.6万余人线上观赛。

本次大赛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吸引省内107所学校的10万余个项目、43.8万余人次报名参赛,参赛规模再创新高。项目内容涵盖人工智能、新能源、低空经济、航空航天、芯片设计、医疗服务、智慧交通、文化传播、乡村振兴等前沿与民生领域,集中呈现了陕西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中的改革成效。经多轮严格评审,639个项目进入省级复赛决赛,8个项目入围冠军争夺赛。
经过冠军争夺赛的激烈角逐,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液火征寰—商业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定型实验”项目、我校的“我在长安修文物”项目、西安交通大学的“粉擎速递—应用于冲压发动机的粉末输运装置”项目、西北工业大学的“竹盾御冰—大幅面无人机防除冰技术”项目分别获得职教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高教主赛道和产业赛道冠军。
冠军争夺赛之后,颁奖典礼盛大举行。

何玉麒指出,本届大赛构建了“红色基因锚定方向、协同共创激活生态、前沿突破勇立潮头”的育人新范式,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为纽带,推动思政引领与创新实践深度融合,深化“企业出题、高校答题、市场验题”闭环机制,实现产教融合与需求导向同向发力,紧贴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促进战略布局与未来赛道精准对接。
何玉麒强调,要把握好教育强国、强省建设的历史机遇,以“铸魂育人”为根本、“四链融合”为抓手、“服务贡献”为目标,抓好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创新港学院建设和高校贡献度评价改革等重点工作,在更高层次上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全力为青年学子创新实践、成长成才搭建更广阔的舞台。
何玉麒希望,广大青年学子要以“扎根大地”立心,做奉献担当的践行者,在乡村振兴、圣地课堂、基层治理等火热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以“敢闯会创”立势,做突破极限的开拓者,勇闯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无人区”,在攻克硬核科技中绽放青春光彩;以“国之大者”立行,做科技报国的追光者,锚定“卡脖子”技术攻坚,将个人理想融入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伟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共同书写精彩答卷。

姚尧对获奖团队表示祝贺。他表示,本次大赛参赛规模、项目质量显著提升,人工智能、新能源、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涌现大批优秀成果。“企业出题、高校答题”的机制正有效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与精准对接。西安工业大学始终以“国之所需,我之所向”为核心价值追求与行动指南,矢志不渝服务国家国防现代化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依托国家级平台和特色学科群,持续强化创新人才培养,新增国防领域专利400余项,千余项技术成果步入转化关键阶段。学校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发挥国防特色的行业优势,为青年学子搭建更坚实、更广阔的实践舞台,助力更多奇思妙想从蓝图走向现实,走进市场。





何玉麒、姚尧、王文莉、万小朋、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高强为获奖团队颁奖。
颁奖典礼现场气氛热烈,精彩纷呈。新民乐演奏《打虎上山》以创新的民乐语汇奏响了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时代强音。歌曲《有我》唱响了新时代青年创新的脉搏与梦想的力量。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引擎与重要载体。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是继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回信后的又一封回信。陕西教育系统深刻领会“一项大赛、两封回信、一脉相承”的重要意义,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决策部署,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大赛为牵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聚焦科技发展、行业产业需求,强化创新教育,深化创新实践,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谱写陕西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人才和智力支撑。
文:李静 刘叶 张岩波 图:常玢超 杨笑 毛逸彬 张萌 审核:郭永春 编辑:张哲源